【摘要】 农田小气候气象站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监测关键设施,它通过多部分协同工作,为农作物生长提供精准气象数据支持,助力科学种植与管理。其组成主要涵盖数据采集系统、数据传输系统、数据……
农田小气候气象站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监测关键设施,它通过多部分协同工作,为农作物生长提供精准气象数据支持,助力科学种植与管理。其组成主要涵盖数据采集系统、数据传输系统、数据处理与控制系统,以及供电系统等部分。
数据采集系统是农田小气候气象站的“感知器官”,由多种气象传感器组成,负责实时收集农田环境中的各类气象数据。空气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是基础配置,通过热敏电阻、电容式湿度传感器等元件,精确测量农田空气的温湿度,帮助农户了解农作物生长的空气环境条件。
数据传输系统如同气象站的“神经脉络”,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快速、准确地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或用户终端。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有无线传输和有线传输。无线传输中,GPRS/4G/5G 通信模块应用广泛,它们借助移动网络,可将数据远程传输到云端服务器或农户的手机、电脑等设备上,不受距离和地形限制,适合大面积农田或偏远地区的气象站使用。
数据处理与控制系统是农田小气候气象站的“智慧大脑”,由数据采集器、软件平台等构成。数据采集器对各类传感器传来的数据进行收集、存储和初步处理,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,并按照一定格式进行编码。软件平台则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展示、分析处理和远程控制功能。农户通过软件平台,可直观查看农田气象数据的实时值、历史曲线和统计图表,分析气象变化趋势。
供电系统为气象站各部分正常运行提供能源保障,常见的供电方式有太阳能供电、市电供电和蓄电池供电。太阳能供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板、控制器和蓄电池组成,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,环保且适合电力供应不便的农田区域,白天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并存储在蓄电池中,夜间或阴天时由蓄电池为气象站供电。市电供电稳定性强,在靠近村庄、有稳定电力供应的农田,直接接入市电可为气象站提供持续电能。蓄电池供电则常作为备用电源,在太阳能供电不足或市电中断时,保障气象站短暂时间内的正常运行,确保数据采集和传输不中断。
农田小气候气象站通过数据采集系统、数据传输系统、数据处理与控制系统以及供电系统等多部分的紧密配合,实现对农田气象环境的全面监测和智能化管理,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,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。
若你想进一步了解农田小气候气象站各部分的工作原理,或是不同类型传感器的特点对比,欢迎随时访问https://www.qx17.com进行咨询。
电话:15727339428
邮箱:hyznkjgs@126.com
地址:北京市平谷区兴谷经济开发区6区305
厂址: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五星村8号楼
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