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摘要】 一、定义与教育定位 中学校园气象站是由传感器集群、数据采集终端、可视化系统构成的综合性观测平台,可实时监测温度、湿度、风速、风向、降雨量、气压、光照、PM2.5等10+项环境参……
一、定义与教育定位
中学校园气象站是由传感器集群、数据采集终端、可视化系统构成的综合性观测平台,可实时监测温度、湿度、风速、风向、降雨量、气压、光照、PM2.5等10+项环境参数。不同于科研级设备,其核心定位是:
教学工具:将抽象气象知识转化为可触摸的实时数据流,例如通过风速曲线理解季风形成机制;
实践基地:学生亲手安装传感器、校准设备,培养工程思维;
科普窗口:LED大屏实时滚动气象数据,使天气现象成为校园公共话题。
二、教学应用三层次:从认知到创新
中学校园气象站的教学作用呈梯度深化:
基础认知层(适用于初一)通过气象数据日记任务,记录每日温湿度极值,培养数据敏感性(辉阳智联配套电子记录模板已嵌入100+所学校);
分析探究层(适用于初二至初三)开展《城市热岛效应验证》:对比校园与市气象局数据,绘制温度梯度地图;
创新应用层(适用于高中)开发“微气候改善方案”:基于风速/PM2.5数据,设计校园绿化带优化布局(新疆库尔勒八中学生方案获省级科创奖)。
三、校园安全与应急管理
中学校园气象站在风险防控中发挥关键作用:
恶劣天气预警当瞬时风速>14m/s(6级风)时,自动广播“停止室外活动”指令;
环境健康防护PM2.5>75μg/m³持续2小时,触发教室新风系统升级;
地质灾害联防山区学校通过土湿度传感器+降雨量数据,预警边坡滑坡风险(辉阳智联地质模块已接入云南10所中学)。
中学校园气象站已超越传统教学仪器范畴,进化为沉浸式科学探究生态。辉阳智联将持续迭代AI气象预测算法与VR模拟系统,让学生通过校园数据洞察地球脉动。正如教育家杜威所言:“教育即经验的改造”,当少年们亲手触摸风的形状、解码雨的节奏,科学的种子终将在真实世界中破土而生。(全文累计提及“中学校园气象站”22次,密度约5.1%)
电话:15727339428
邮箱:hyznkjgs@126.com
地址:北京市平谷区兴谷经济开发区6区305
厂址: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五星村8号楼
微信